欠「天時地利人和」 中國難用農品做武器

經濟脈搏

發布時間: 2018/08/16 09:00

分享:

分享:

  • 制裁美國大豆玉米,供需缺口難抹平
  • 中國東北天氣異常,國內增產談何容易
  • 美國農民對特朗普支持,沒明顯減弱

農民要看天做人,中國打這場「史詩式」貿易戰似乎也要看老天臉色。中方向美國大豆和玉米等農產品徵稅,以報復特朗普對華發動貿易戰。然而,中國東北及拉美今年天氣異常,可能嚴重壓縮中方打「農產品牌」的空間。

中國決定向美國大豆及玉米等農產品增收關稅後,同時拍板增加補貼,鼓勵中國農民種植,彌補供應缺口;但今年來東北天氣反常,令中國增產談何容易?

東北天氣異常 國內增產談何容易

根據中國糧油市場中心最新公布的7月的報告,作為大豆及玉米種植基地的東北地區,今年發生嚴重春旱,6月後又發生大風、冰雹、高溫及局部地區的蟲害,今年玉米產量下滑已成定局。

有吉林農民更透露,由於今年直到5月才開始下雨,錯過了最好的發芽期,預估今年玉米將減產2到3成。

美國大豆農民。

至於大豆,由於利潤低加上天氣因素,今年也產量減少。中華糧網預估,今年中國大豆播種面積較去年減少200萬畝或1.7%,產量期也下降5億斤或1.71%。

不僅中國減產,路透社也報道,美國之外的另一個大豆種植國阿根廷,今年發生旱災,收成並不樂觀。

美國農民對特朗普支持 沒明顯減弱

天公不造美,或許令中國更難用「農產品牌」反擊美國--中國倘若無法透過國內增產、國外開拓供應源,將可能被動地重啟進口美國相關農產品,難起「懲罰」美國之效。

更甚者,由於中國已對美國農品開徵關稅,成命一時難收,中方為向美國採購足夠大豆及玉米,隨時要由中方賣家承擔中方關稅,令中方關稅措施「懲罰」中國自己。

日前的「飛馬峰號」事件(點擊看另文),便出現如此諷刺一幕。  

事實上,農業農村部副部長韓俊此前表示,目前內地大豆缺口為9000多萬噸。這一供需矛盾倘不能抹平,隨時會引起中國糧食價格上升、通脹加壓、宏觀經濟政策靈活性遭壓縮等連鎖副作用,不利經濟大局。

沒「天時地利人和」 大豆牌打不響

所謂「天時地利人和」,中方「農產品牌」成效也被「人」的因素制約。

中方原意是希望制裁美國農品,令美國農民利益受損、引起他們不滿華府,動搖特朗普票倉,逼特朗普收手。

但美國《農業期刊研究》當地時間14日公佈最新民調,儘管農民對特朗普的支持率從2016年的約7成下降,但仍有過半、54%選民表示,下次選舉還是會投給特朗普。

而對上一周,研調公司Morning Consult 公佈民調數據,指特朗普在農民間的支持率仍保持不變、甚至略微改善;其中,儘管愛荷華州黃豆、豬肉產品因關稅受到衝擊,但特朗普在該州的支持率仍舊上升。

在此,美國的民意發展,似乎並無傾向於有利中國的一方。

開啟hket App,閱讀全文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
訂閱《香港經濟日報》電郵通訊
收取第一手財經新聞資訊 了解更多投資理財知識 提交代表本人同意收取香港經濟日報集團所發出的推廣訊息,你也可以查閱本網站的私隱政策使用條款